滅“越冬蚊”防登革熱 福州疾控提醒:及時(shí)翻盆倒罐清積水
最近,南美洲、東南亞等地區(qū)登革熱疫情仍然呈暴發(fā)態(tài)勢,由于登革熱人群普遍易感且沒有安全有效的疫苗,輸入與本地傳播風(fēng)險(xiǎn)加大。近日,福州疾控中心發(fā)布提醒,防蚊滅蚊是登革熱防治的重要控制手段,尤其是消滅一只“越冬蚊”等于消滅千只蚊二代,建議“先下手為強(qiáng)”消滅“越冬蚊”。
白紋伊蚊是傳播登革熱的主要媒介。福州的白紋伊蚊主要以蟲卵越冬。在雨水增多、氣溫逐漸升高的2月和3月,蟲卵開始孵化,并最終羽化為成蚊。因此,為了更好地防控登革熱,福州疾控提醒,要及時(shí)開展統(tǒng)一的孳生地處理和重要白紋伊蚊棲息地的成蚊滅殺工作,減少白紋伊蚊的繁殖基數(shù),為今年登革熱防控打下良好的基礎(chǔ)。
對(duì)于市民來說,防蚊最好的做法就是翻盆倒罐,清理積水。
專家建議,檢查清理家里所有可能積水的地方,除了缸、桶、盆、碗、杯子等傳統(tǒng)意義上的容器積水外,更要注意塑料袋、樹洞、大的樹葉、遮雨的帆布等處積水,特別是隱藏在雜草堆里的積水。
專家提醒,容易倒掉的積水要往地面上倒,讓水滲入土壤中或曬干,但不能將積水往下水道傾倒,避免蚊幼在下水道里繼續(xù)生長羽化;水量較多、蚊幼密度較大的積水,可以先投藥殺滅蚊幼后再倒掉;輪胎、石臼等處不容易處理的積水,可以先投藥,再處理積水。